格格党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明末英雄 > 第332章 京师守战(四)

第332章 京师守战(四)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还有二十部集中起来的配重投石机不求射程只求投重和精度的把二十多枚近二百千克的巨型泥弹投到了两侧投石雷臼炮覆盖不到的城头上。在黑夜里人们很难发现从空中飞来物体的情况下又杀伤几百名中央处登城的敌兵。

突如起来的震慑和巨变让残余的后金士兵也不由的慌乱起来,纷纷向外堡处逃里,又有不少人死于从黑暗的空中飞来的石块打击之下。

白天全面展开的连续强攻不成之后,夜晚的突袭也便这样的失败了。

渗透入城内的二百余后金士兵依靠完全不逊色于新军主力旅弓手一般的箭术及远强于新军守城部队的近战战力,还是在顽抗中给守城的官兵带来了近两千人的伤亡才最终被歼灭,这些人还险些破坏和引爆藏在城墙内侧藏兵洞内的不少火药等守战物资。

不过王鼎却并不为这略略吃亏的交换比感到悲伤,反而在之前的一些紧张和疑虑也烟消云散了。

此时身在广宁门附近不远的地方指挥战斗的陈勇见到后金军队如同新军主力一般丰富的攻城经验和犀利进攻也不由为之惊叹。

更加让人想不到的是那种似乎只有在新军主力部队中才存在的应变能力、战前观察与准备能力。

见到这些,才知道为什么在辽东的不少城堡攻坚后金军队往往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将城寨拿下,也才了解师傅为何在对待这股特殊的关外蛮夷时那样的谨慎。

不过不论是陈勇还是在城内负责指挥预备队的王鼎虽然赶到了险战一般的压力却没有完全绝望。

“内城轨道上那些防区内的重装备就绪就绪好了没有?”陈勇焦急的命令传令的士兵以约定号的灯光信号询问道。

虽然城外敌军不仅在质量上,就是在数量上也多于城内所有可用于守城的青年男性。但显而易见:城外的敌人不会同京师内的守军进行这种长期以命换命的消耗战的。如果京师之战真能在这样的消耗战中消耗掉后金过半的主力并重创投靠后金的辽东军。那么即便京师没有坚守到入秋的时节,也同样起到了应尽的作用。

当后金军队从四处攻上城头已经完全控制了近一里的城墙并开始准备跃入城墙直攻城内的时候,黑夜里一连串巨大而沉闷的爆破响了起来。更确切的这种声音既像是爆炸声又像是炮声。

那是通过城墙内侧轨道而逐步从攻城敌军所占据城头的两段集结起来的二十余门两千斤重的巨型臼炮开炮的声音。巨型臼炮起源于张海根据20世纪七十年代民兵教材中抛石雷的投降,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圆筒型。而是一个如同抛石雷发射坑一般的斜切下来的方体一般。这样,炮身就无需承担太高的压力,整个臼炮更像是一部定向爆破的地雷。

这样的臼炮利用城内动员起来的工匠在几个月的时间内利用常见的石材赶制了二百多门,不过对于整个京师八十里的城头来说仍然显得守备十分稀松。

于是沿着数十里的城头陈勇等人又按照事先的安排制出了方便重臼炮、配重投石机在城头上及城头下两侧移动的木制或石灰制成的轨道。这些重型守城工具在接力推动之下能够以每半个时辰二十里左右的速度快速移动,迅速集中到要支援的地段。

二十多门如同抛射坑坑壁一般型制的抛石雷臼炮一次把两万余枚几斤重的石块如同定向雷破片的一样打了出去。南面和北面向敌群夹击开火的投石雷在夜晚以密集的弹雨覆盖了百丈城头上的敌群,一次就将上千名身披重甲登上城头的后金主力埋葬在石雨之下。城下不少顽抗的后金军士兵及几十名与之交战的新军壮丁也受到波击。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