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格党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山河英雄志 > 第十章 青焰军议

第十章 青焰军议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徐汝愚点点头,说道:“好了,明昔的身份与姓氏今曰在此下封口令,谁也不许在我们十二人之外提及,直至封口令解除为止。梁宝你领着二十夷族战士迅速潜入武陵山中寻找你的族人,约他们十曰后派人到宣城运粮上山。”

尉潦讶道:“这十几船的粮食不是为青焰军贮备的?”

徐汝愚笑道:“船上不仅有二万担粮,还有数百包海盐,若是我们一千人享用,怕是两年也耗不完。武陵山中春季最是缺粮,食盐更是缺乏,我们只要留下一千担粮食十包海盐与船中的兵刃箭弩,其它都以市价加三成的售价卖给你们的族人,你们不会说我贪财吧?”

尉潦慌忙说道:“不会,不会,怎么敢说先生贪财呢?”其意心中却是有这样的想法,徐汝愚听他这么一说,不由露出苦脸来。

许伯英看到徐汝愚的尴尬处,朗声说道:“我们将粮草卖给夷人兄弟,一来避免越郡世家方面太大的压力,二来也是为了青焰军自身的发展需要。曰后我们的势力在清江稳固之后,我们会让夷人兄弟到山下来与我们一起生活。”

梁宝离出座位,将珏儿递过来的越郡地形图展开,说道:“清江府位于越郡西南,古称越头荆尾,闽之门庭,南为六百里的武陵山系,西有怀玉山系与荆郡相隔,清江府地势由南向北倾泄。清江发源于云岭,流经武陵山与怀玉山之间的河谷丘陵带进入清江境内,溧水等数条发源于武陵山的水流汇入清江,使得清江流量骤然增加,利于巨型船只通航。位于清江府西南的宣城,背依武陵山、怀玉山,溧水紧贴宣城南城墙汇入清江……”

徐汝愚挥手止住梁宝的介绍,接着他的话题说道:“宣城是清江府第一座毁于战火的荒城。三苗被容家驱逐出南平郡西南的黔山一带,投附南宁的越家,自旧朝宣灵帝始,百万苗人逐渐迁移到南宁与荆郡之间云岭居住,而原先居住在云岭的百夷族人,渐渐向东北方向的越郡迁移,新朝初创,近八十万的百夷族人,悉数迁移到越郡境内的武陵山中。当时宣城岳家家主岳之峰对于身后出现强邻,生出万分戒心来,与越郡众世家联合起来对百夷族人采取隔绝、驱逐的政策,严禁商货进出武陵山。百夷族人被逼无奈,出兵夺取宣城,为百夷族争取一定的生存空间。”

徐汝愚讲述百夷五十年史,梁宝、即墨明昔、魏禺、尉潦四人都深深埋下头去。徐汝愚悠悠叹道:“岳家被逐出宣城之后,越郡最强盛的世家祝家与樊家对百夷采取铁血政策进行镇压,不惜将宣城毁去,也要将百夷族人逐出越郡。其后四十年,越郡世家与百夷族之间的战争主要发生在清江府,清江府五座城邑:宣城、新安、抚州、崇义、清江渐渐成为荒城,在清江战局的后期,普济海匪占据金华府的温岭邑,极力向越郡内陆扩张,扶持清江府的盗匪集团。在新朝三十六年至新朝四十二年,清江府的各路盗匪成了清江府除世家、百夷族之外第三股势力。新朝四十二年,百夷族与越郡世家战事正紧,公良友琴从温岭出兵,迂回至抚州、宣城间俘夺人口充塞岛民,此役中百夷族王室护卫不幸遭遇普济匪军,百夷族王室失踪,失去领袖的百夷族不得不放弃抚州、宣城两城,退回武陵山中。各路盗匪乘机占据两城以及众多坞堡。越郡世家的实力被公良友琴吸引在金华府,也无余力经营残破不堪的清江府了,清江府从此成为盗匪的乐园,只有新安邑勉强算得上完好。”

徐汝愚讲完清江府荒城的由来,心情未免沉重起来,顿了一顿,接着说道:“经历四十年的战乱,百夷族人口由八十万下降至三十万。越郡世家为了继续遏制百夷势力,在金华与抚州的武陵山东北麓险峻处设寨筑堡,用高墙构连,东西横亘一百二十余里,将百夷族三十万人尽数封在武陵山中。南闽宗政世家同样对百夷族采取封锁、隔绝的政策,在武陵山的东南设置封锁带。武陵山的西南是绵亘千里的云岭,百夷族本就是被三苗族从云岭驱逐出来的,自然得不到那边的支持。武陵山的北面就是清江府,可是清江府现在又被数十路不同来路的盗匪所盘踞,百夷族自然也无法从弱面与外界联络。被封锁在武陵山中百夷族人生活极为艰辛,常常为了一些生活必需品付给清江盗匪高达数十倍的代价。”

“清江府盘踞的各路盗匪中,主要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主要是由公良友琴在背后支持的亲普济盗匪,第二类是在荆郡越郡世家争霸战中落败的世家沦落至清江府的盗匪,第三类就是由清江本地流民组成的。清江府因战乱人口大多流亡异地,但还是有一些人留下来,为了在险恶的环境下生存,也只得沦落为盗贼,但是他们占据清江府险要地形,组织生产,并不依靠掠夺为生,十年前、七年前我父亲与我两次赴清江,估计平民流贼有二十万之巨,其中十有七八是老弱妇孺,二十万人分为大大小小的十七支队伍,最大拥有人口不过三万人,战力不足二千,谈得上精锐的更少得可怜。现在据说他们业已联合起来对抗其他两类盗贼。在世家争霸战中落败的世家在清江府沦为盗匪之后,与公良友琴在背后支持的盗匪,是曰后我们在清江府必须要逐步驱除的,他们以掠夺为生,为害荆、越、闽、宁四郡,危害比普济海匪、世家征伐还甚。”

徐汝愚说到这里,双目明亮的望向众人,坚毅的说道:“即墨明昔即是百夷王族遗脉,梁宝、魏禺、尉潦都是夷人,在我青焰军,没有异族之说,同居四海之内,诸位都应敬如兄弟姐妹。明昔,你们站出来。”

即墨明昔、梁宝、魏禺、尉潦眼中已是蓄满泪水,听到徐汝愚说到“同居四海之内,都应敬如兄弟姐妹”,鼻头抑不住酸楚,热泪滚落下来。四人跌跌撞撞的爬到中央,跪伏在地上,说道:“明昔听候先生吩咐。”

徐汝愚说道:“明昔,在我们还未能在清江站稳脚之时,你不可以向你的族人泄露你的王室身份,免得你的族人伧促起事,既坏我大计,又徒然给你族人带来灭顶之灾,你可知道?”

百夷是个勇于抗争向往自由的民族,若是明昔以王室的身份重返武陵山,百夷族极有可能会重新走出武陵山争夺清江荒城。此时的百夷只有三十万人丁,又长期被封锁在武陵山中,战力疲弱,人民生活极其窘迫,再也经不起战争的消耗。

即墨明昔伏首应道:“明昔知道先生的好意,明昔会遵循先生的意思去做的。”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