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格党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大汉帝国 > 第64章 章襄之谋

第64章 章襄之谋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书信送达长安,刘章接到书信后,立刻明白了哥哥的意思,他忙作回书一封:

兄长之心臣弟已尽知,然天子尚少不更事,此时若将此事告于天子,非但兄长大业难成,臣弟的性命也将难以保全。当此之事,你我弟兄二人当听公孙先生之策行事,兄长在齐秣马厉兵,臣弟在京为兄探信,等待时机,伺机而动,大事可成矣。

三年之后......

长安城外的上林苑内,旌旗高展,号角齐鸣,羽林卫士们身着戎装,腰悬弓箭,齐声呐喊,策马排练于高台之下。这是当年惠帝所立规定,汉国之所以不敌匈奴,便是输在这弓马骑射之上,故而自己常常来上林苑中练习骑射,哪怕是后来患病之后仍保持每年必来上林苑内一次的习惯。故而,汉国天子每年都要来这苑中狩猎就成了一项历代天子们都遵行的成规。

刘恭已经六岁了,尽管依旧年幼,但也不能坏了先帝的规矩。刘恭身穿戎装登上射台,台下的羽林们打开牢笼,放出了事先抓来的麋鹿。

公孙狐伸手抚着胡须微微笑道:“放眼天下刘氏子孙之中,高祖的儿子们只剩刘恒,刘恢,刘友,刘建,刘长之辈,他们皆是碌碌无为之辈耳,而大王虽是庶出,但却是高祖长孙,这登高一呼,为天下计的事......依臣愚见,只有大王可担此重任了。”

闻听此言,刘襄不由笑了起来:“先生也这么想?”

公孙狐点头笑道:“不想先王一生谨小慎微但却生出了如大王和令弟这样血气方刚的儿子来,先王九泉之下亦可瞑目了。”

“齐国能战之士有万余众,可此事事关重大,不可莽撞行事。”刘襄向公孙狐一拱手道:“还望先生教我啊。”

公孙狐低头沉思片刻,抬起头说道:“事关重大,的确不可操之过急。老臣送大王一个字。”公孙狐伸出手指沾了沾桌案上的茶水在桌上写下了一个“静”字。

卫尉吕产快步登上高台向刘恭拱手说道:“启禀陛下,太皇太后特令臣下来替陛下射猎。”

看到眼前这个吕产,刘恭就十分的不喜欢,他虽然还小,但已经开始懂事,他每次在书房听太傅讲述高祖的宏伟事迹时,总会听的热血沸腾,但想到自己的处境,他就不由有些疑惑,高祖是皇帝,他也是皇帝,可怎么就这样的不一样呢?高祖在外是戎马疆场,领兵作战,回到宫中更是一言九鼎,群臣皆服。可为什么自己每天要干什么不能干什么都必须按照太皇太后的规定来,每日上朝也是傻傻的坐着,自己就上次朝会时说了一句话,回去就被母后教训了一顿。他突然想到了先帝在时曾对自己说“这皇帝也分两种。有大有为的帝王,有木偶一般的帝王。”他才突然意识到自己每天不就像一个木偶一般么?他似乎突然理解了年纪轻轻的父亲满头的白发和那张一直愁眉不展的脸庞。他将自己的这些困惑询问太傅,太傅却慌忙放下书本说:“陛下是汉朝的天子,怎么会是木偶傀儡呢?”然后便又是那老一套的说辞:“陛下还小,该当好好念书,日后才能做个贤明的君王。”如果刘恭再问下去,太傅便会说:“老臣只负责陛下的学业,其余政事不是老臣该当操心的。”他分明每次都注意到太傅的脸上写满了恐惧,他知道,太傅脸上的恐惧和群臣脸上的恐惧都是一样的,是对太皇太后的恐惧,而不是对自己这个天子的恐惧。

刘恭面对着眼前吕产这张非常令自己讨厌的脸说道:“朕是天子,先帝立下的规矩是天子射猎,不是外戚射猎!”(未完待续)

“静?”

“对,静。”公孙狐看向刘襄说道:“眼下朝中政权军权皆在外戚手中,太皇太后汉国之母,资历威望皆是大王所不能及也,故而咱们只能以静制动,一年也罢,三年也罢,决不可贸然起事。”

刘襄沉下头细想着,公孙狐又伸手沾了沾茶水在桌案上写下了一个“乱”字,他看向刘襄接着说道:“当务之急便是让朝廷乱起来,越乱越好,咱们才可伺机而动啊。”说着,公孙狐从案前将那份书信拿起来笑道:“这夺子杀母的故事多精彩啊,要是让当今那个娃娃天子知道了自己的身世,原来这太后张嫣并非他的亲生母亲,他的亲生母亲早被太皇太后给鸩死了,那娃娃天子会怎么样呢?朝中又会怎么样呢?若那娃娃天子闹将起来,周勃,陈平等高祖老臣又会怎么样呢?”

刘襄恍然大悟,他笑道:“乱,朝中上下都会乱成一锅粥。”说罢,他忙站起身朝公孙狐深深一拜道:“拜谢先生赐教!”

公孙狐忙上前扶住刘襄道:“君臣之间怎敢言教,大王应立刻给令弟修书一封。”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