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格党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狼烟晚明 > 第一部《围城》 第二十一章 祝捷

第一部《围城》 第二十一章 祝捷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孙杰重重的点了下头,端起酒杯,向宋明议一比,仰头干了。

宋明议端起杯啜了口继续道:“论兵,愚兄是外行,只是看书中有‘削铁如泥’的宝刃,具体使用什么材质更一窍不通,府库里只有精铁,只能勉力而为而已了,哈哈哈。”

闻言孙杰不禁莞尔:“大哥被骗啦!”

宋明议惑然问到:“此话怎讲?”

孙杰道:“大哥回忆下,所谓削铁如泥的宝刃,说得都是汉朝故事吧?大哥在汉朝以后的书中有见到过吗?”

知府大堂正厅是宋明议和孙杰一桌。

古人把结义看得很重,二人既然已经是兄弟相称,也就没有什么避嫌的讲究了。宋明议正妻早亡,席间如夫人还出了后堂,给孙杰敬了杯酒。怕孙杰尴尬,宋知府还特意给义弟找了个美姬陪着——当然,上不得桌,在斜后侧坐着照应。

酒过三巡,宋明议一拍手,长随老李捧着个盖着红布的长长托盘走上前来。孙杰有些误会,变色道:“大哥!你我兄弟,如何使得……”宋明议轻轻一笑,摆手止住了孙杰的话:“贤弟有什么话,先看看再说不迟。”

孙杰一怔,伸手揭开红布,不由得大喜过望:整整齐齐并排放着的是两口长刀!

雪亮的刀身呈现出可称完美的略略弧度,两侧的血槽开得很长,黄铜刀柄上密匝匝缠着红丝线,护手刀镡上还刻了字。尽管不认识篆字——哦,好吧,其他任何字体孙杰认得的也不多——也知道应该是“必胜”、“克锋”之类的吉祥语。

宋明议琢磨了一会:“对啊!快给为兄讲讲,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孙杰笑道:“上古兵器冶炼皆以铜为材。然铜质过软,至春秋,混以锡,硬度确是高些,却又脆了,大力劈砍则断!故不能做长兵而多为一二尺短剑,只可击刺,戈矛之属亦是短刃加长杆而已。干将莫邪,吴越之剑,谓之神兵,无他,三尺铁剑罢了。战国韩有铁山,铁兵始装备于行伍,人称‘劲韩’,不过终究难当暴秦虎狼之师。秦皇聚天下之兵铸铜人十二,未识铁之用也。至汉初,用铜制兵器者大有人在,遇铁刃,兵器相格,断了!史家哪里分得清孰铜孰铁?于是便有了‘削铁如泥’之说……”

耐不住性子的孙杰抄起一把,随手挥了下,更加兴奋:两斤七八两的重量简直太顺手了!丝线与掌心的摩擦力,更是给自己带来满满的自信!

细细端详刀身上的纹路,愈发意外:刀刃的纹路居然与刀身完全不同!

那时,铸刀造剑通常使用煤炭。而煤炭里杂质较多,混入刀身会大大影响其强度,因此,不停的锻打,是剔除杂质的最有效的方法。当然,这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而刀纹,便是“千锤百炼”的痕迹(这个词也是这么来的)。锋刃部分呈现的不同纹路则说明经过另一种处理:覆土烧刃法。就是用黏土盖住刀身,单独对刃部淬火、锻打、研磨。如此这般循环往复,便得到一口宝刀:锋刃部分硬度极高,无坚不摧;刀身具备一定的柔韧度,可以吸收化解大力劈砍的动能,尤其是与锏锤等重兵器相格时的反作用力,不易折断——这是一件精心打造的堪称艺术品的宝刀!

喜出望外的孙杰看着宋明议一时语塞:“大哥!”

宋明议哈哈大笑:“兄弟不要见外!贼兵围城时愚兄便挑了三个最好的匠户,瞄了贤弟的刀样子做的。宝剑赠英雄,使得顺手便好,那些小儿女的话,你我兄弟就免了吧。”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