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格党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 > 第354章 太子,你娘和杨氏同时掉进水里,你先救谁?

第354章 太子,你娘和杨氏同时掉进水里,你先救谁?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待他死后,当配享太庙,陪祀先贤,陪祀先圣殿!”

从无到有是最难的。

踏出第一步,用不了几年,农药就会批量制造出来,再过些年,就能推广进入民间了。

因为大明是允许私有制的,有利可图,商贾就会入场投资。

就像化肥,全国研制六年,推广速度越来越快,价格已经直线暴跌了,但还不是百姓能用得起的。

景泰十七年,化肥问世。

效果是好,但成本太高了,别说农户用不起,就是官宦人家也用不起,这几年一直在降低成本,效果显著。

“趁着过年,徐珵拿着农药,向朕报喜。”

朱祁钰让冯孝将奏疏给李贤看看。

农药可是亘古难题,农药学也是一直在发展,在景泰十七年,大明成立农药局,开始投入资金,招募能人系统研究农药。

朱祁钰本人就投了二十几家研制厂子,都在搞化肥研发。

农药也是这样,最晚二十年,就能飞入百姓家了。

所以,朱祁钰要对大明进行严格保护,所有成果都不许外流。

后世瓷器烧制秘法,本来只有华夏会,但在开放后,倭国考察团来内地考察,想方设法弄来瓷器灰,没过两年,瓷器就从倭国大面积烧制,然后世界上都会烧制陶瓷了。

很多秘密,都是在不经意间泄露的。

经过六年时间,大明第一款农药诞生。

“朕打算赐名叫有贞牌农药,纪念徐有贞。”

朱祁钰语气振奋:“徐珵有推广玉米之功,发明化肥之功,研制耐寒稻种之功,有发明农药之功!”

“景泰朝,第二个直接入文庙的,就是徐珵!”

“他虽是太监,虽有过错,但功大于过!”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