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格党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寒门帝师 > 第44章 八股文

第44章 八股文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但在大魏朝,开国时科举取士断断续续了好些年,朝廷似乎一直没找到科举的最终考察方法。

但到了大魏朝宣宗皇帝时,终于决定了用朱子学说为正解,以四书五经为考题出处,考八股文。

而且还规定了八股文的具体写作规矩。

八股文又叫经义、制义、制艺,总的来说是一种为了考试服务的专用文体。

在这之前,国朝考试大量使用过二股、四股、六股构文,甚至还有按照题目,将文章分成两部分写的二截文。

“不必管他骈文、古文,因文制宜,因时制宜!”

徐鹤补充了一句:“因主考之人制宜!”

在后世,考编班的老师不止一次强调,申论的最后成绩跟阅卷老师有很大的关系。

若是那种喜欢务虚的老师,你把文章写得言辞优美、花团锦簇,这样很可能就拿高分了。

但遇到务实的老师,你写作时,一定要切合实际,拿出自己的想法见解,这样老师才能给高分。

更有甚者,最后有的考生干脆用古文之式来写!

但以前你不知道阅卷老师是何许人也。

但这个时代不一样啊,这个时代的主考官都是提前公布的。

你只要读读主考官之前写的文章,了解了解他的施政观点,那就能从侧面知道这位喜欢什么样的文风了。

“妙啊!”听完徐鹤之言,谢良才激动地整个人身子都在颤抖。

其实徐鹤所说的一部分内容,也是历史上明清两代读书人应考智慧的总结。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