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格党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寒门帝师 > 第172章 盐法(2)

第172章 盐法(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那你去跟你的大臣们掰头去吧,于我无瓜。

“徐公子到底有何良策,请速速道来!”陈华差点拉着徐鹤的手促膝长谈了。

徐鹤点了点头道:“我这个办法叫纲运法!”

“啥?啥意思?”陈华不解。

徐鹤示意他稍安勿躁,然后缓缓道出他给大魏朝设计的盐法……纲运法。

没错,他是真的怕了。

徐鹤对此也能理解,人家就是官僚集团,你指望他跟张居正似的,明明自己就是官僚集团的人,还天天挖官员的坟,最后好了,官员的坟没被挖掉,他自己被开棺戮尸,凄惨无比!

徐鹤朝他微微一笑道:“有一种方法,朝廷有税收,灶丁有活路,囤商还四处说你好话,什么首辅、次辅,什么太子、齐王全都对这种方法大声称赞。最后只有咱们那位陛下没了盖道观的内库银,这你干不干?”

“什么?”陈华唿地站起,激动道:“还有这么好的办法?”

徐鹤点了点头。

其实说起来很简单,就是灶丁们自产自销,多劳多得。

当然,这种多劳多得跟徐岱那种完全不同,因为盐价的议价权由朝廷主导,灶丁、盐商参与讨论,三分互相牵制,朝廷不能强制灶丁、商人产盐、购盐,灶丁和商人也有了议价的权利。

三方共管盐价,相当于后世的招投标,朝廷根据百姓生存状况设置一个盐价天花板,在这个天花板下面,由灶户和盐商商量价格,灶丁们觉得这个价格能养活自己,且还有积蓄,商人觉得这个价格有利润,那最终的盐价就此诞生。

说白了,就是市场和供需关系决定了盐价,避免了老百姓吃不起盐,也避免了盐贱伤害灶丁的利益,且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商人。

这种由商人和灶丁直接参与生产销售的方法,也避免了行政命令过多,不遵循市场规律瞎指挥的弊端。

陈华兴奋道:“干!为什么不干?能有这种办法,我第一个上奏,而且还会找……,咳咳,找一些朝中重臣帮忙说项!”

徐鹤心中大笑,这陈华也是个有意思的聪明人。

因为他知道,任何一种制度,不可能让所有人满意,那么,两害取其轻,不好意思,陛下,咱们不带您玩了!

徐鹤要的就是这个效果,只要国家、百姓有银子,我特么管你什么皇帝老儿。

到时候至正帝不是不爽吗?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