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格党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我在锦衣卫负责抄家的日子 > 第342章 军务提督杨一清,监军张永

第342章 军务提督杨一清,监军张永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刘瑾本来就不愿意去西北平叛现时正德帝拍板让杨一清挂帅,他就更不愿意同去了!

要知道,杨一清经略陕西十多年,陕军将领大部分都是杨一清的故旧。

刘瑾怕杨一清指使故旧,在平叛途中下黑手放冷箭,弄死自己,那群边军丘八有什么事儿是不敢干的?

李东阳此言一出,刘瑾连忙推脱:

谷大用跟刘瑾是一个心思,亦推脱道:「禀皇上,老奴不懂军事,做监军恐怕要耽误了平叛要务!

当年朱棣手下的燕军是什么成色?北方劲旅,天天在边境跟蒙古铁骑切磋技艺燕军统帅朱棣又是什么人?十六岁就跟着老丈人徐达去草原砍蒙古人的脑袋玩是实打实的百战悍帅安化王叛军呢?宁夏驻军的精锐主力全被仇钺、杨英带到贺兰山吓唬鞑靼人了剩下的偏军被安化王拉拢、利诱,上了贼船。

这伙儿叛军撑死就是后世***地方保安团水平。人数也只有区区两万而已安化王就更不用说了。除了野心大和纸上谈兵,就没有别的特长大明根本不用倾全国之力。即便只调用陕西镇兵的一部分,都能轻松将叛乱扑灭谁统兵前去宁夏,等于白捡一个平叛大功阉党中也不是没有明白人。张彩就是明白人。可惜他最近几日跟刘瑾起了几次口角,气得故意称病在家眼不见为净,没有参加今日早朝。不然他一定会主动请缨,揽下这桩天大的功劳。

正德帝一挥龙袖,龙颜大怒:

就在此时,自回京后一直谨小慎微,老实得像刚过门小媳妇儿一般的杨廷和出班。

长久的隐忍,等得就是在关键的时刻,关键的地点,关键的事情说上关键的话杨廷和道:「禀皇上。臣以为杨一清在西北领兵多年。他实乃王越、王

正德帝又望向八虎之一的丘聚:

丘聚道:

恕、马文升之后,大明最有军事才能的文官!

故首辅推荐杨一清挂帅平定安化王叛乱,臣附议!」

内阁四位成员,李东阳、焦芳、杨廷和、刘宇。焦、刘二位当缩头乌龟,不愿意领兵出征。李、杨二位支持杨一清出征。局面已经一边倒正德帝拍板:

正德帝在豹房研习了数年军事,那可不是白研习的他对西北局势洞若观火。安化王只有两万战力低下的偏军。陕西镇兵则是明军精锐之一。

更何况,仇钺、杨英带到贺兰山的三万宁夏兵精锐随时可以回师参与平叛。让杨一清带五万陕军前往,可谓是十拿九稳就在此时,李东阳又提了一条建议: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