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格党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宋泼皮 > 0315【胶州湾】

0315【胶州湾】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经过百来年的迭代与完善,到了如今,船坞已经十分先进了。

在韩桢眼前,是一个无比巨大的深坑。

占地足有一里,深度约四米。

此刻,无数匠人们,正指挥民夫将一根根粗大的木桩,夯进深坑地下。

负责建造的船坞的监工,此刻正唾沫横飞的向韩桢介绍船坞。

更远处还有一队青州军士兵把守。

这个时代,女子的脚不能随意外露,可不脱鞋子在沙滩顽儿,总感觉不尽兴。

前个儿抵达即墨后,韩桢在乡间巡视了一圈,次日便领着她们与亲卫赶往胶州湾。

毕竟,此次前来即墨,胶州湾才是重点。

此时,韩桢正在数里之外巡视船坞。

此人名唤黄耐,家中祖上三代都是造船的匠人。

黄耐原先在一海商家中担任匠人,听闻祁蒙广招匠人后,便前来应征。

因手艺高超,又有管理才能,便被提拔为监工,负责修建船坞与海船。

“县长请看,这些木桩乃是基座,之后会在基座上搭建一个个巨型木梁,以大屋蒙之。往后便会在这些木梁上,建造海船,等建造完成后,掘开堤坝,灌入海水,如此海船便可轻松驶出船坞。”

船坞是一项伟大的发明,据考证发明者乃是北宋初年的张平。

最初时的船坞,十分简陋,只是在岸边挖一大坑,在其中造船,船造好以后,掘开一口子,引水入坑,船漂起,驶入河中。

这种船坞怎么说呢,严格意义上来说,算不上干船坞,因为没有浸水和出水两种形态转换。

用于造船还行,但却无法修船,功能十分有限。

后来到了宋神宗时期,一个名叫黄怀信的宦官,对张平的船坞进行了改进,发明了真正意义上的干船坞。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