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格党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这个导演要谢罪 > 第296章 一个能打的都没有

第296章 一个能打的都没有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没看历来挑剔的段一宁,看了本子都乖乖就范么。

常规形态下,一部电影的卡司会呈现为金字塔结构,戏份越多名字越靠前,咖位就越高。

像《非常嫌疑人》之所以能这样狮子大开口,直接要演员小半年档期,某种意义上就是店大欺客。

比如不方便现场收音的部分,需要演员参与配音,剪辑过程中出现问题,可能涉及到补拍。

老段不可能不懂这个道理,他的潜台词还是让陈一鸣下场亲自执导,现在的陈一鸣已经勉强够资格“压制”沈明了。

第296章一个能打的都没有

其实真正打动陈一鸣的,还是于合伟的名不见经传。

没名气,片约自然就好签,后续如果打算拍续集,跟片方撕逼的几率也可以降到最低。

仅就制作环节而言,续集电影的最大阻碍,就在于原班人马很难凑得齐整。

这方面漫改电影的优势得天独厚,因为有漫画打底,观众内心对片中角色具备先天认知,是角色成就演员,而不是演员成就角色,演员拿乔分分钟就能换掉,毫无妨碍。

加上宣发时被占用的大量精力,演员前前后后搭进项目里的时间远远超出合约规定的档期,越是主演“义务劳动”的比重就越高。

这算是电影圈约定俗成的一个潜规则,方便行内人各安其位各行其是,极大地避免了各方博弈过程中的无谓损耗。

原创IP就难有这等高冷的姿态,观众心目中演员就是角色,续集如非逼不得已绝不会贸然更换。

因此首部曲选择演员必须慎重,除了内在的角色适配与演技水平以外,档期、咖位、片酬、等外部因素都需要考虑进去。

一般来说,这三个因素的权重是依次下降的。

拿《非常嫌疑人》举例,作为系列首部,加上有海外拍摄计划,档期放的就比较宽松,长达四个半月。

而对于主要演员来说,这四个半月只是合约的文本要求,与其说是时间概念,不如说是会计概念,很大程度上是制片部门计算片酬用的。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