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格党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 > 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 第204节

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 第204节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民以食为天,粮食生产是国家头等大事,朱由榔宁愿战争进展缓慢些,也不愿意造成后方农民大规模破产。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为了应对这个局面,内阁提出五点解决方法,

首先是增加从东南亚运粮力度,从往年每岁一百万石,增加到一百六十万。

其二,是增加对支前民夫的补贴力度。

原先的民夫支前奖励还只停留在减税方面,现在却是增加了现金奖励,按照服役时间,每月按标准普通军士饷银的七成发放补贴。

但随着天气重新转暖,战争的阴云却是逐渐密布,,数千里漫长战线上,明军的獠牙再次张开……

-------------------------------------

正月立春以后,逐渐进入春雨时节,尤其是南方,转暖来得快,许多地方已经开始春耕。

这对光烈朝廷也是一大考验。

之前光烈六年,是趁着秋冬农闲之际开战,人力充沛,可现在战争仍在继续,甚至即将进入关键时刻,而南面腹地的农业生产却又进入春耕,很容易导致粮食减产。

其三,对于家中有劳力参与支前的家庭,地方府县衙门需以财政组织人手,帮助春耕。

其四,各地民兵部队,暂时停止活动,只保留少数,不到十万人的规模,用于补充前线战损。

最后,大明皇家银行,向财部签发四百五十万元的“春耕国债”,用于稳定农业生产。

这也是很重要的,因为春耕时节,不仅是农忙,而且也是古代小农家庭最脆弱的时候,去岁存粮即将耗尽,而今年的夏粮又未到来,正是青黄不接。

要么只能向士绅地主借高利贷,被盘剥殆尽,几年过后,就得卖田抵债,沦为佃户,要么就得卖儿卖女,牺牲骨肉至亲,来挺过难关。

两者的平衡,是一个困难工作,尤其是对于内阁而言,负担不小,几个留守阁臣,从正月以后,就开始连轴转了。

而体现在前线,就是支前民夫数量大为减少,后勤压力增大。

三条战线的支前民夫总数,由八十万,降低到不足三十万,只有之前的一小半。

而其中十四万都集中在西北方向,南边两个战场,能用水运,尽可能少用人力。

尽一切可能减弱战争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